安全技术防范第2章
第二章 入侵防范系统2.1 概 述“入侵防范”,顾名思义是指如何防止犯罪分子非法侵入某一区域、建筑、单位或家庭,以保护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由保安人员防范入侵是较原始的措施,但效果并不很理想,这主要是因为需要保安人员具有高度责任心和较高的职业道德,365天中稍一麻痹都可能给犯罪份子造成可乘之机。另外增加保安人员也会增加开支。采用技术手段构成的入侵防范系统则是指以电子技术、传感器技术和计算机技术为基础的安全技术防范系统,用上述技术与器材设备构成一个系统,以达到防入侵、防盗窃、防破坏等目的。入侵防范系统一旦安装调试完毕,只要维护保养得当,则极少有疏漏现象发生,而且一次投资长年受益,维护保养费用很低。正因为如此,入侵防范技术已经取得了飞速地发展,并得到越来越广泛地推广和使用。入侵防范系统目前在重要的党政机关、军事单位、国防科研生产单位、重点文物单位、国家重点建设项目、银行金融系统、大型商场、库房和高档居民住宅都得到了广泛的使用。安装入侵防范系统首先会对犯罪分子产生一种威慑作用,使其不敢轻易作案,其次一旦出现了入侵、盗窃等犯罪活动,入侵防范系统能及时发现,及时报警,并能启动电视监控系统自动记录下犯罪现场以及犯罪分子的犯罪过程,为及时破案提供可靠的证据,从而能节省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重要单位、要害部门安装多功能、多层次的入侵防范系统后,大大减少了巡逻值班人员,既提高了入侵防范的可靠性,又可减少开支。入侵防范系统主要由防盗报警系统、出入口控制系统、闭路电视监控系统、访客对讲系统和电子巡更系统等组成。防盗报警系统依报警方式不同分为自动报警和人工报警两种。所谓自动报警是指在建筑物内外的重要地点和区域布设探测装置,一旦非法入侵发生,则系统会自动检测到入侵事件并及时向有关人员报警;而人工报警是指电梯、楼道、现金柜台等处安装报警按钮,当人们发现非法入侵或受到威胁时可手动报警。探测器是防盗报警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安装在墙上、门窗上的振动探测器、玻璃破碎报警器和门磁开关等可有效探测罪犯的入侵,安装在楼内的运动探测器和红外探测器可感知人员在建筑物内的活动,用来保护财物、文物等珍贵物品。防盗报警的另一任务就是一旦有入侵报警发生,系统则会自动记录入侵的时间、地点,并启动电视监视系统对入侵现场进行录像。出入口控制系统可对建筑物内外正常的出入通道进行管理,既可控制人员的出入,也可控制人员在搂内及其相关区域的行动,取代了保安人员、门锁和围墙的作用。在智能大厦中采用电子出入口控制系统可以避免人员的疏忽、钥匙的丢失、被盗和复制。出入口控制系统在大楼的入口处、金库门、档案室门、电梯等处安装磁卡识别器或者密码键盘,机要部位甚至采用指纹识别、眼纹识别、声音识别等唯一身份标识识别系统,以使在系统中被授权可以进入该系统的人进入,而其他人则不得入内。该系统可以将每天进入人员的身份、时间及活动记录下来,以备事后分析,而且不需门卫值班人员,只需很少的人在控制中心就可以控制整个大楼内的所有出入口,节省了人员,提高了效率,也增强了保安效果。闭路电视监视系统是在重要场所安设摄像机,使保安人员在控制中心即可监视整个大楼内外的情况。另外,还可以在入侵警示信号发生后,通过自动报警部位的监视摄像机录下入侵现场情况,以便事后进行分析。以上三个系统是入侵防范的主要部分,而最近几年来访客对讲系统正在逐渐走入千家万户,访客对讲系统能为来访客人与居室中的主人提供双向通话或可视电话,主人可遥控大门的电磁开关请客人进入或向保安管理中心紧急报警。电子巡更系统是采用设定程序路径上的巡更开关或读卡器以监查保安人员是否按照预定的时间、地点和顺序在防范区域内进行巡逻,可保障保安人员及大楼的安全。近来,入侵防范系统正在向综合化、智能化和集成化方向发展,以往上述各种入侵防范系统一般为各自独立的系统,而现在先进的入侵防范系统大多由一台计算机将各个系统集成为一个大的入侵防范系统,对大面积、多部位地区进行实时、多功能的监控,并对得到的信息进行及时的分析与处理,实现高度的安全防范目的。由于在入侵防范系统中电视监控系统是一个很大的系统,因此将在本书有关章节中加以专门阐述。本章将主要讨论防盗报警系统。防盗报警系统的构成如图2-1所示,通常由探测器(又称防盗报警器)、传输通道和报警控制器三部分构成。 图2-1 防盗报警系统的构成入侵报警探测器是用来感知和探测入侵者入侵时所发生的侵入动作和移动动作的设备。通常由传感器和信号处理器组成,简单的探测器可以没有信号处理器。入侵者在实施入侵时总是要发出声响、产生振动波、阻断光路,对地面或某些物体产生压力,破坏原有温度场发出红外光等物理现象,传感器则是利用某些材料对这些物理现象的敏感性而将其转换为相应的电信号和电参量(电压、电流、电阻、电容等),然后经过信号处理器放大、滤波、整形后成为有效的报警信号,并通过传输通道传给报警控制器。信号传输通道是联系探测器和报警控制器的信息通道,通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