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ie1992 发表于 2005-7-1 19:17:22

关于共缆传输的又一个选择,一线通

我看基本可以收场了。Heml再上贴中提了以下7个问题:1) 请问:如果有线电视系统如果处于正常工作状态,图象是否符合相关的行业标准?——<font color="blue">同样可以问:如果秘鲁监控系统处于正常工作状态,图象是否符合相关的行业标准?</font>2) eie提出的是设备不同,用以证明监控高频传输设备不可行。现在却扯到网络、规模与距离。应该知道,监控的网络结构比有线电视更有利于改善失真指标。规模和距离通常比有线电视小,也利于改善失真指标<font color="blue">。——“eie提出的是设备不同,用以证明监控高频传输设备不可行”,这个帽子扣的有些太过分了吧?设备不同是档次不同,技术水平不同,如何扯到可行不可行上呢?宏观来看,广播行业用有线电视射频设备要高于闭路监控行业射频设备的水平,而不是“广播电视设备与监控设备的区别只有调制器和节目源,其它设备完全一样。” 闭路监控行业产品要说达到4级,可信,要说达到5级你信吗?反正我不信,而且还认为是虚假宣传。</font>3) eie先生一直在证明高频传输图象监控系统的不可行性。是否在这里要用不合格的调制器作为论据。——<font color="blue">同上</font>。4) 只有再次说明,高频传输图象监控系统在理论和实践中,都证明是可行的。当然包括传输允许的失真误差。——<font color="blue">这个法没有异议。还不要忽略传输通道影响。</font>5) 分支器与混合器在原理上是有区别的,更不用说名称了。混合器是在信源集中时,利用接口间的相互隔离和分配损耗使频道间既得到隔离,又达到使信号混合的目的。而分支器是利用接口间的反向隔离和正向分支衰件达到信号的隔离和混合。 ——<font color="blue">说的对。用分支器当“混合器用”,不管用的情况如何,毕竟是“有混合器”,而不是“在监控系统里,不可能采用混合器”。 </font>6) 你对楼主的不合实际的宣传提出评论大家有目共睹。但你对有线电视和高频宽带图象传输技术的全面否定难道切合实际?——“<font color="blue">对有线电视和高频宽带图象传输技术的全面否定”,这就歪曲了我的意思了。“我的意思了”是否是“全面否定”,也是大家有目共睹。</font>7) eie可以不按国际公认规范计算高频宽带的噪声失真(就怕不知道怎样算)。可能你搞的工程全靠所谓理解和估计(想当然),不采用任何数学公式。想当然双绞线传输方式不行;想当然垂怖隆??浞绞讲恍小!??

heml 发表于 2005-7-2 00:06:34

关于共缆传输的又一个选择,一线通

<font color="red">1) 请问:如果有线电视系统如果处于正常工作状态,图象是否符合相关的行业标准?——同样可以问:如果秘鲁监控系统处于正常工作状态,图象是否符合相关的行业标准?</font>我可以肯定地回答监控系统处于正常工作状态,图象符合相关的行业标准。 <font color="red">2) eie提出的是设备不同,用以证明监控高频传输设备不可行。现在却扯到网络、规模与距离。应该知道,监控的网络结构比有线电视更有利于改善失真指标。规模和距离通常比有线电视小,也利于改善失真指标。——“eie提出的是设备不同,用以证明监控高频传输设备不可行”,这个帽子扣的有些太过分了吧?设备不同是档次不同,技术水平不同,如何扯到可行不可行上呢?宏观来看,广播行业用有线电视射频设备要高于闭路监控行业射频设备的水平,而不是“广播电视设备与监控设备的区别只有调制器和节目源,其它设备完全一样。” 闭路监控行业产品要说达到4级,可信,要说达到5级你信吗?反正我不信,而且还认为是虚假宣传。</font>请问你在一楼的第4)条给人的意思是什么?是我给你扣帽子吗?广播设备某些设备指标高于监控设备的是不错。请问那些指标高?高多少?监控设备指标低了多少不合格?能正面回答吗(不要问东答西)?我从来不跟你争论图象的等级判断,因为,这种判断包含的个人主观因数太多。还有,图象中的各种干扰,怎么评定极数?<font color="red">3) eie先生一直在证明高频传输图象监控系统的不可行性。是否在这里要用不合格的调制器作为论据。——同上。</font>你有时批评别人偷换慨念,你呢?<font color="red">4) 只有再次说明,高频传输图象监控系统在理论和实践中,都证明是可行的。当然包括传输允许的失真误差。——这个法没有异议。还不要忽略传输通道影响。</font>我已说过:“当然包括传输允许的失真误差”。<font color="red">5) 分支器与混合器在原理上是有区别的,更不用说名称了。混合器是在信源集中时,利用接口间的相互隔离和分配损耗使频道间既得到隔离,又达到使信号混合的目的。而分支器是利用接口间的反向隔离和正向分支衰件达到信号的隔离和混合。 ——说的对。用分支器当“混合器用”,不管用的情况如何,毕竟是“有混合器”,而不是“在监控系统里,不可能采用混合器”。</font> 你是不是想说,分支器的混合效果不如混合器,如果你准备说,那就最好别说,以免闹笑话。<font color="red">6) 你对楼主的不合实际的宣传提出评论大家有目共睹。但你对有线电视和高频宽带图象传输技术的全面否定难道切合实际?——“对有线电视和高频宽带图象传输技术的全面否定”,这就歪曲了我的意思了。“我的意思了”是否是“全面否定”,也是大家有目共睹。</font>如果你已表示不是全面否定,这表明你还是有点实事求是。<font color="red">7) eie可以不按国际公认规范计算高频宽带的噪声失真(就怕不知道怎样算)。可能你搞的工程全靠所谓理解和估计(想当然),不采用任何数学公式。想当然双绞线传输方式不行;想当然垂怖隆??浞绞讲恍小!???肥欠衲芄淮锏绞悠低ǖ来?浔曜加肟尚胁豢尚校?橇礁龈拍睿籋eml在这个贴子里连续三次提到我是“全面否定”和“不可行”问题,我不能不怀疑你故意这样做的目的。上一贴的末尾,我提到“heml先生,让我们共同努力,作一个诚实的工程师。相信你会做得更好。”我还是希望,作一个诚实的工程师。8) 如果你认为有必要,可以在这里把我“全面否定”和“不可行”问题都列出来,让大家评论。我欢迎。</font>如果我是故意给你歪曲观点,可以让大家看你在一楼的帖子。如果我有什么故意和目的的话,你那套所谓专利的东西,早就被披露在众人面前。既然你表明本意不是全面否定这种系统的不可行。我们就没有必要再争论了。

笑云君 发表于 2005-7-2 00:34:58

关于共缆传输的又一个选择,一线通

两位高手辨论,甚是精彩,但还请心平气和,以理服人,共同促进技术进步!

欧阳正伟 发表于 2005-7-2 01:19:00

关于共缆传输的又一个选择,一线通

heml你下面说的东西,太让我亢奋了,今晚要请客户吃饭.晚点我就与EIE好好来谈谈.早在99年我就接触了一家国外厂商首次开发的CCTV用&quot一线通&quot的产品,我想说的是,你的开发思路是对的,我可以帮你找点资料.EIE先生我们就接着下来好好论述下,请给点时间给我.&quot如果我是故意给你歪曲观点,可以让大家看你在一楼的帖子。如果我有什么故意和目的的话,你那套所谓专利的东西,早就被披露在众人面前。既然你表明本意不是全面否定这种系统的不可行。我们就没有必要再争论了。&quot

eie1992 发表于 2005-7-2 03:02:04

关于共缆传输的又一个选择,一线通

针对楼主的宣传:*综合以上几种传输技术,解决内监控信号传输应选用宽频共缆传输方式,宽频共缆传输方式布线简洁、扩展灵活、性价比高、集成性强,可集成图像、伴音、控制及报警信号于“一根”电缆,实现了监控信号传输的里程式跨越。*射频传输方式只衰减载波信号,图像信号衰减很小,亮度、色度传输同步嵌套,保证<font color="red">图像质量达到5级国家标准;</font>*一线通放大器:正向采用进口独立模块设计,单向射频信号的放大,每隔300~500米加一台放大器。*传输距离远 :五公里半径范围内的安全传输,实时,不丢帧;[/COLOR.gif>................................我在1楼4)中提到<font color="blue"> 4) 每路视频信号,都要一套调制器、解调器、混合器还要供用线路放大器,分配器等设备,传输的设备环节数量居各种方式之首,要确保累积失真度合格,对每个设备的指标要求很高,远距离传输时,一般专业设备都很难达到,那些非专业,低价格的设备行吗?除非有新的技术突破。采用残留边带调幅,中频-变频调制、伴音FM-AM,螺旋滤波等,都是传统技术。价格方面进入监控行业,我相信一定很便宜,不会太高,但专业设备价格一直降不下来,不太好理解。</font> 这段话就是针对上述宣传来分析的。这么远的距离,没有“绝招产品”是不可能实现的,第二层意思是:根据楼主介绍的射频产品水平,要达到这么远的距离,不现实。——难道这就是说 “监控高频传输设备不可行吗?” 关于射频技术,叫单缆也好,共缆也好,一线通也好,应该属于同一类射频传输方式。我在北京一次展会上曾和一家射频厂家朋友面谈过,因为他们不愿透露射频原理,我建议他们,应该大力宣传的就是射频,就是有线电视技术原理,因为通过有线电视的实践,人们不会怀疑传输的可行性了。然后重点介绍用于监控系统的产品开发的突出特点,如正反双向传输、多功能组网特色等,何必要故弄玄虚,弄的适得其反呢! 楼主对一线通产品的的宣传(不是所有的),和双绞线产品个别宣传,有三个共同特点:一是搞了许多不切实际的虚假性能和数据宣传;二是系统的对其他传输方式逐个片面比较,诱人上钩。三是不把自己的产品当成视频传输设备对待,这方面射频传输技术,由于沿用有线电视技术,或称为“技术捷径”,视频通道传输标准,还比较好达到,而双绞线产品就不这么幸运,技术起步太低,至少在网上还没有一家主动声明自己的产品是按照视频通道传输标准生产的,也没有展示实际达到的技术特性指标,只谈“图像质量可以和光缆媲美”“价格最低”。

eie1992 发表于 2005-7-2 23:45:18

关于共缆传输的又一个选择,一线通

关于远距离多级串联,对信噪比的影响。这两天我做了一个实验验证,简要情况是*用三个放大器,每一个信噪比都是74db(5000倍),信号为1V,噪声电平为1V/5000=0.2mv;*两个放大器增益调到1,串联,测试信噪比刚好降低6db,为68db(2500倍),输出的噪声电平为1V/2500=0.4mv;增大一倍;*三个串联,测试输出信噪比又降低了3db,为65db, 输出的噪声电平为三个噪声电平之和=0.6mv,信号幅度仍为1;*推算:十级增益为一的放大器级联,信号电平仍为1,噪声电平增大十倍——20db,信噪比降低了20db,由74db降低到54db;*实际放大器信噪比在50db(正常设备水平)左右,十级增益为一的放大器级联后,信噪比降低20db,由50db降低到30db;——这个数据,应该是“理想极限数据”,实际级联线路都要低于这个数据的;*实际级联放大器增益都较大,后级对前级的信号和噪声都要放大,对于大信号放大(高信噪比状态),输入信噪比经放大后变化不大,但本级噪声的加入却是无法避免的,每一级都会有噪声电平的“硬加入”“硬提高”和相应信噪比的“硬降低”;所以级联级数的多少,与设备水平有关。如上举例:设备都是70db以上(射频设备可能做到很难,至少现在是这样),十级串联,输出信噪比还能保证50db左右,应该可以的。这就是我说的“这种远距离多级级联,一般专业广播级设备都很难达到”的依据。而实际射频设备一般都在50db左右,5公里,至少十二级级联,信噪比要降低24db以上;摄像机数出信噪比一般给出的是48db,可以按照50db考虑,这样5公里以后,输出信噪比就降为26db以下啦,图像就没法看了。heml先生曾提到:S/N(信噪比),F(噪声系数:它是(S/N)out/(S/N)in),可以直接换算成信噪比,还提到一个C/N(载噪比),在调频制传输方式里,视频信息隐藏在载波频率信息里,有信噪比的“调频改善系数”,调频解调后的视频信噪比会比输入的载噪比(没有解调之前,此时只能考虑载波/噪声比)高31-36db左右,调频技术多用在卫星和微波视频传输系统,一个8-16瓦的卫星转发器,能量覆盖全亚洲,地面一个卫星天线接收到的能量只有“-205-210多”dbw;依靠低噪声场效应晶体管放大器(LNA)的放大,中频放大、滤波,进行调频解调,才能保证最后的视频信噪比达到43-46db以上。但在射频CATV传统系统里,采用的是AM射频调幅制式,这种AM传输方式,放大器载噪比的级联变化,与上面放大器的原里一样,在未解调以前都是载噪比的相应变化,但AM解调后的信噪比与输入载噪比的关系就是降低6.4db了。AM方式多级级联后的信噪比,要比上面理想条件下的还要低。上面分析,是给出一个概念——不能说可以“随便级联”多少级,能传输多远多远。heml先生认可的1、2公里,最多2、3公里,是比较现实的,而楼主的数据就不可信了。heml先生作为射频产品厂家,感情上对我这种贴子“反感”我能理解。但是从另一方面看,监控行业工程商里,从有线电视行业转业的不在少数,他们首先会对这类不切实际的宣传嗤之以鼻,进而怀疑你的技术和产品,结果适得其反。产品商更要从工程商的利益和角度换位想一想,因被误导造成了工程损失,具有长远的影响。在网上已经见过:20米的射频传输,我还见过一个7、8十米的光缆传输系统,从大院到室内。一个贴子不可能搞全面的“论视频传输”,我没有先谈射频传输的优点、优势、长处、特色等等,这还用我来说吗?我这个跟帖很“专业”,只对这类不切实际的宣传提出质疑和评论。大家冷静下来,会理解的。

heml 发表于 2005-7-3 00:52:34

关于共缆传输的又一个选择,一线通

请问eie是在算视频基带放大器,还是在算高频宽带放大器。如果是算高频宽带放大器,请问从哪体现频道数带宽?从那体现高频宽带放大器的增益和输入电平?上述因数是体现系统C/N的必须指标。CATV放大器有增益为1的吗?<font color="red">&quot实际放大器信噪比在50db(正常设备水平)左右,十级增益为一的放大器级联后,信噪比降低20db,由50db降低到30db”</font>如果相同信噪比为50的十级放大器级联,其算法是:总S/N = 单个S/N - 10lgN N:为放大器级数 因此:50-10lg10 = 50 - 10 = 40(db)

eie1992 发表于 2005-7-3 03:29:27

关于共缆传输的又一个选择,一线通

我也拿不准,作为视频通道,从视频到视频,要的是电压信噪比。你看,是不是考虑一下功率计算和电压计算问题,会有什么关系?

heml 发表于 2005-7-3 04:25:47

关于共缆传输的又一个选择,一线通

信噪比不管是用电压比还是用功率比,但比值是相同的。

eie1992 发表于 2005-7-3 05:01:43

关于共缆传输的又一个选择,一线通

你看,我做的实验两个增益为1的放大器,每个实测信噪比是74db,两个串联后实测信噪比是68db,刚好降了6db,当然功率比还是6db;按你给的公式计算可是3dba啊!你看问题在那里?帮我找找原因,卡在那里?
页: 1 [2] 3
查看完整版本: 关于共缆传输的又一个选择,一线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