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09-1-20 06:52:32
|
显示全部楼层
re:[img]../images...
7 z. T" |8 N9 w' C8 [: g6 ~( f
1 `( l/ K+ e+ b & ?1 j! @% W% \" M1 f
此主题相关图片
; l% Z }' o( V6 N, E1 ~
+ i, E7 m: t: M1 l【视频防雷器基本原理】:
' Y1 {& k* a7 E+ e5 Y6 R1 A( t1) 对于雷电感应脉冲,有瞬态箝位电路限压,常态为开路; / _' q, ~" r! Z! W- l& g; O
2) 对于雷电放电高压,有防雷接地部分泄放电流;
! K7 V+ F& D) e, E/ U1 V8 S2 x- p" m【说明】 7 {) m' K1 x9 U. Z0 w, |
1) 瞬态箝位限压电路,是限制视频传输线之间的雷电感应脉冲电压,常态开路; & R- S- X' N! }% }
2) “防雷接地部分”——问题就在这部分的设计理念上。有的是常态开路,有雷电时短路放电;有的是常态短路,有雷电时用于短路大电流放电; 9 i+ C. I: n# O j. p
【问题】
K$ \% ?" ^! v _5 v6 h; [- x2 w1) 常态短路的“防雷接地部分”——显然使摄像机壳“常态接大地”,这是基于“等电位体”的观点,制造了系统多点接大地的“地环路”;A摄像机“等电位体”接了大地,随雷电影响地电位同步升高,但B点不受雷电影响的地电位不变,AB两点之间显然形成了“地电位差”,引入传输线两端;
) m. G" t4 A% K3 B6 }2) “地电位差”,不仅在雷电状态下形成,在日常“光天化日”之下,“地电位差”也是客观存在的,只是有的“地电位差”很小,有的比较大,如果存在地环路,小的没有明显影响,但比较大的就会形成“地环路干扰”,这是其一;“地电位”与电网用电状态密切相关,即与三相电网的平衡状态密切相关;当电网发生断相,碰地,电机碰壳等重大故障时,地电位会瞬间突变到几十到几百伏。 & P% d3 @' Y8 w% E" R
“地电位”的存在是客观现实,“地电位”是不稳定的,是波动的。除非你能保证电网和用电设备永远不发生故障,永远保持电网是“绝对平衡的”。 : _3 l; d. n8 m6 M/ C0 @
3) “地电位”是客观存在的;“地环路”是人为制造的;“地电位”是通过“地环路”引入视频或数据传输线路而起作用的;
6 @! \5 G5 G3 ^3 f- z0 k/ @【关于地环路】
5 y3 |0 @3 D( Y" ^, t5 r8 Z1) 安防工程中,人工制造“地环路”,到底有什么正面意义??? 6 F8 j. I$ u* Z* P$ o& A& ]
2) 工程中,因为把摄像机安装在金属立柱或塔架上,形成多点接大地和“地环路”,这大都属于经验问题,是“无意的”,知道他的危害,以后改进设计和施工,就有效避免了;但是,有些防雷厂家及其防雷器产品,以“防雷专家”的面目出现,故意设计和误导制造多点接地的“地环路”,这就是性质不同的问题了。
2 z/ E) k7 c2 @/ u. N, V1 d9 N% z3 V3) 我的观点一直是:“地环路”是安防系统的“重大安全隐患”。实践依据就是:“地环路”引起瞬间成批的烧毁摄像机,矩阵, DVR,传输器,抗干扰器,甚至于烧毁防雷器;也依据:有的工程干扰,把防雷器拆掉,干扰也就没有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