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安防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eie1992

2010与防雷厂家探讨安防系统防雷与接地问题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0-4-13 22:46:32 | 显示全部楼层
一个很现实的例子:9 V- R- k: }& r% Q) ^) F
http://www.1000bbs.com/index.asp?action=frameon
. A$ }8 t5 w5 O' Q* r2 q % j% L! [& G( j& v6 V8 A
做工厂监控一定要注意啊6 {, _8 w/ B: ^  D/ C
( O$ `9 s$ t! c) C7 e
前年给一家金属结构厂做了电视监控系统,主要监控车间内生产情况,车间内大多是重型设备,启动电流相当大,而且整个厂区的电源不干净,电压经常性的是230-240之间,当时安装时没怎么注意,红外机的电源都是现场取电然后接变压器,现在摄像机已经坏了3台,一查全是因为电源问题,变压器输出已经达到17v左右,长期这样不烧才怪,而且有几台摄像机直接安装在钢梁上,雷雨天气后,硬盘录像机视频输入接口坏了3个,发回厂家维修被通知是被雷打坏了,想了想,摄像机接在钢梁上,钢梁接地,因为二次雷电感应,将感应电直接传到硬盘录像机的端口上了,烧了端口。

& R- \! G7 f0 q: f大家以后做这种厂区监控一定要注意供电系统和防雷措施,不然以后的维修就相当的麻烦了,电源最好从UPS出来单独走线,摄像机不要直接安装在钢梁上,要注意绝缘,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在钢梁上先安装一块木板,然后把摄像机安装在木板上,主机一定要接地并加装防雷器
烟台EIE电子 关注 安防视频传输,抗干扰,防雷技术探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4-14 11:03:16 | 显示全部楼层

r:2010与防雷厂家探讨安防系统防雷与接地问题

说的对。& [  O% j  Z+ V* k7 b3 U
让大家分享你的经验与教训
烟台EIE电子 关注 安防视频传输,抗干扰,防雷技术探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4-19 08:25:52 | 显示全部楼层
朋友发给我他的一个工程实况,让我谈谈看法。很典型,很实际,有普遍意义,给大家参考一下。

0 w4 q1 k- N( E! l( c8 E6 N' G" A* P1 F  W" `$ \1 x

: L1 R+ O) Y( b) T  f
别墅群系统】:

% H9 ~2 g, R& W1 ?/ X( x
你好!在千*也看了不少你关于防雷方面的帖子,真诚的希望你能帮我解决以下的问题.
4 Y" z, B  }4 P' m% l5 v
    大概描述下基本情况:

% o/ ?% t$ P& L7 f# ^  z
    158栋的别墅项目,工地处于****地区,属于丘陵地带,砂岩土质,雨季多雷电。共计45台摄象机,其中13台摄象机安装于立杆上,剩余32台摄象机安装于周界围墙上,每个监控点做了两端防雷,基本为单独接地体。
9 ]6 K% H6 ^. [8 C  E/ [
所有的设备基本都不存在遭遇直击雷的可能,安装在摄象机立杆上的摄象机基本没有被雷击的现象,避雷针直接安装在摄象机立杆上,摄象机立杆与接地极用镀锌扁铁连接,由于部分接地极无法做到4欧姆以下电阻,与就近建筑物连接(建筑物接地电阻绝对4欧姆以下);避雷器外壳对地开路。

2 H  X7 ]8 _' T) \' a% b' n3 |& w+ }
- |" ~5 L- r- Y, P% z7 Q
注:避雷器外壳对地开路。——就是常说的“防雷器”,指BNC外壳(机壳)与防雷器的接地点之间。常态下是开路的。

: W7 K' h$ b2 ?% y
   
" J; |% D3 w  w6 C3 r1 h6 R
5 I0 r) c% ]2 `) T1 M

8 g7 L; C* B- a6 {[ 本帖最后由 eie1992 于 2010-4-19 08:27 编辑 ]
烟台EIE电子 关注 安防视频传输,抗干扰,防雷技术探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4-19 08:42:08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的回复意见:
" k. V5 x% H$ g4 K2 H- `4 F8 t; V: a; [* T/ A  x
1)“45台摄象机,其中13台摄象机安装于立杆上,剩余32台摄象机安装于周界围墙上”——全是室外摄像机,你说“所有的设备基本都不存在遭遇直击雷的可能那就是说,监控系统都在别墅项目已有直击雷的避雷系统有效保护范围之内,那就没问题了。但是这一条不应包含摄像机立杆避雷针的作用。一定是监控系统在“别墅项目已有直击雷的避雷系统有效保护范围之内”,而且监控系统与避雷系统之间,没有任何电气连接。
8 z* i4 v) Y5 V* P+ c+ P
# H# a/ K; ?5 S7 j2)“安装在摄象机立杆上的摄象机基本没有被雷击的现象,避雷针直接安装在摄象机立杆上,摄象机立杆与接地极用镀锌扁铁连接,由于部分接地极无法做到4欧姆以下电阻,与就近建筑物连接(建筑物接地电阻绝对4欧姆以下)2 U! @5 w  v1 t. P) D8 x, y

4 }+ \: F+ {7 h% E6 C! W7 H2 N  Q- |3 t( ~0 i4 H" l4 G' t) m* @
1.摄像机立杆,为什么要做成“避雷针”模式?我很关心你们的这个设计思想是依据什么或听谁说的?
. z+ @9 Z6 E6 P% @
' b9 Z, F& q3 i2.既然第1)条成立,那摄像机就没有必要再考虑防直击雷问题,立杆也就不用做成避雷针形式了。可是现在都做成了立杆避雷针,那就存在两个问题:: I/ |8 l2 ?1 u3 V) g

! G& W9 s5 o) t; H- s0 L0 u+ l一是它可以有效引雷,放电时,立杆摄像机上带的雷电反击电压经视频线引到了主机上,这是我国任何设计规范都没有的“独创设计”。虽然你们视频线两头接有防雷器,但是目前还没有听说哪家的防雷器可以防直击雷,可以抑制“雷电反击电压”,而不被烧毁。9 j7 ]: H5 ~; M( A* l

+ ]/ Z+ Q  p% @# h4 ~# S第二,这种摄像机立杆一体化避雷针设计,把摄像机接了大地,制造了监控系统多点接地的“地环路”,这有是安防系统的重大安全隐患。
( g. V3 F) F* j7 ^" c7 C8 D
% A% l: Z7 a' g# J. g" {' |    这就是我一再提醒的:等于埋了两颗定时炸弹
' r2 j) f% y  [) _: \7 ?2 a1 `
7 U+ \2 r* C, U6 _, T3.我的建议:在确保第1)条成立的原则下,所有摄像机立杆,拆掉避雷针,去掉接地体,意思就是可以是木头杆,水泥杆,唯独不能让摄像机立杆“有避雷针的引雷效果和作用”;所有摄像机,包括“32台摄象机安装于周界围墙上”的,都要做好与大地绝缘;——做好摄像机与立杆的绝缘,一定做好。
7 I8 Y, z$ o7 ~3 O! X1 \! ^  O" Z/ M2 _% A
4.避雷器外壳对地开路”,就是我说的避雷器BNC外壳对接地点开路,就对了。不过还要考察所选避雷器的限压数据和防浪涌性能,是否能与系统实际需要相匹配,余量太大,就没用了。# q/ \+ m! O) B. N+ x: W8 R
- ]; A$ v/ s7 P9 r
    我认为,你们这个工程,立杆避雷针设计一项,是花了大价钱,买了两个重大安全隐患2 {& M. p0 _0 q5 m

: g, T" W3 R: {$ q+ Z0 R& y% N[ 本帖最后由 eie1992 于 2010-4-19 08:56 编辑 ]
烟台EIE电子 关注 安防视频传输,抗干扰,防雷技术探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4-21 00:00:29 | 显示全部楼层
转来我在另一个主题帖中的回复

  s( P! Y+ A/ I  q0 @, c* W+ n; X( g$ H
    这个帖子虽然是早期贴,但涉及的问题很典型,我想和大家在这里探讨一下。

( s: J- u. }7 G  ?7 Q! C
我很欣赏elechannel的观点:感应雷,如果做成单点接地,将会把不等电位差所造成的损害降低最低;
" a- B5 z) U% k+ o6 L* {
1不要每个立杆都要做接地的;如果要做,最好设备安装和立杆要绝缘处理”——       elechannel的意思是摄像机不要接地,要与立杆绝缘,我也提出过这样的观点,至于怎么绝缘,那就是另一回事了。

, X3 o, v, `4 w
摄像机及附属设备都要和立杆绝缘。
+ I* b5 D  V& v/ z
1 b# p: M+ b+ M+ D
    当立杆做成避雷针时,绝缘强度要多大呢?要超过避雷针放电时,立杆上形成的雷电反击电压,而且要考虑阴天下雨,湿度100%时的绝缘强度。要安防工程人员做到这样,这比陈景润破解数学难题还要难。

3 F2 ^4 M1 `  i& m: o) C3 R
2)上面多人都谈到电位差 elechannel的观点:感应雷,如果做成单点接地,将会把不等电位差所造成的损害降低最低;大胡子的观点:还是电位差的问题,如果只做一个单点接地比如在监控中心,有感应雷发生时所有设备之间的电位差是没有了,但由于接地距离太远,设备本身的电位肯定在瞬时升高很多,与电源线(不论是12还是220V)之间的电位差肯定是几十倍以上,这就是为什么雷电最容易损坏的就是设备电源端口的原因。
) ]+ k6 Q6 o+ T
    这里的问题是:雷电感应辐射是全向的,单点接地时,雷电感应只是线缆无线接收到的电磁波能量,这只是雷电感应辐射总能量的极少一部分,防雷器可以有效解决;严格讲这不叫电位差,属于雷电干扰信号;

" H/ t' u. s  J- `9 Z  v
    当摄像机立杆做成避雷针时,问题发生了质的变化:立杆避雷针接闪时,摄像机带有100%的雷电反击电压。而远端设备还是地电位零,这时视频线,控制线,交直流电源线两端电位差都是“100%的雷电反击电压220VAC电源及变换器的耐压数值,相对“100%的雷电反击电压来说,都是可以忽略的微小量。变压器也好,开关电源也好,都会瞬间灭了;根源就在于摄像机立杆避雷针化了,在于摄像机立杆接地可以有效泄放雷电流的天真设想,也在于这种人为引入的地电位环路中的电位差的存在。
$ k* s; c) C$ i/ K4 s. o1 B

8 Q9 ^) K- |# x8 P9 B    一个是视频线,控制线,交直流电源线上,引入“100%的雷电反击电压量级的电位差,再企图用防雷器来处理解决。

2 m1 Y% I/ p5 B, b5 }
% D+ N9 d: D9 X+ S5 g+ _* G
    一个是单点接地,视频线,控制线,交直流电源线上接收到的雷电干扰信号,也用防雷器来处理解决。
( X# }, _9 _4 [

/ z3 O, A$ C+ T1 b& P    两种设计思想,哪个设计合理,哪个符合客观实际?

8 H9 N; w  G) F5 |2 \7 g
   
! {; B6 Q; X( @% o3 M4 X% S    避雷针的雷电反击电压有多大?应该按多大考虑?专业防雷厂家应该能提供出大概数据吧:几万伏,几十万伏,或者更大?

0 Z' A6 {& A2 G% W, n) @
# f$ p/ |; l- R) M5 U

% h8 [8 G! h% u, }2 ^[ 本帖最后由 eie1992 于 2010-4-21 00:04 编辑 ]
烟台EIE电子 关注 安防视频传输,抗干扰,防雷技术探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4-21 00:01:35 | 显示全部楼层

r:2010与防雷厂家探讨安防系统防雷与接地问题

接前帖
+ d% L* y5 _$ U9 V& L# Q9 c3)为什么很多人把感应雷说成那么大、破坏那么严重?我猜想:这可能与把“雷电反击电压”和“地电位环路”引入系统,有很大关系。误认为这是“感应雷”的破坏。摄像机立杆能接闪了,就认为防直击雷的事解决了,不用考虑了,线缆上就 “只剩了感应雷了”。所以糊里糊涂被雷打了,感悟道:感应雷厉害!5 ^8 C6 y8 p8 s5 t4 z2 U2 O
    我理解,感应雷就是发源于雷电因素的电磁辐射,是向整个自由空间的电磁波辐射,辐射电磁波有它的极化方向,线缆接收也有它的最佳“接收天线指向”和阻抗匹配问题,显然监控线缆只能是一种接收效率特别低的“接收天线”,所以,线缆上的“雷电感应”电动势,与避雷针接闪时的“雷电反击电压”相比,只能是一个极端微小量,但是和弱点电路信号比较,他又是一个超大、超强干扰信号。防雷器应该应付得了。
+ t! P9 A1 J8 B7 |3 J' H9 W      事情坏在那里?坏在摄像机立杆避雷针化能引雷了,坏在摄像机接了立杆又接了大地,也坏在系统多点接地,制造了许多“地环路”上了;
2 ~/ c4 {4 G* p6 Y3 b" n/ ^/ y/ T
8 n1 E) T* U( k! |# k9 g3 z我的结论是,安防弱电系统防雷:
) X2 ]: k- G2 o' h: U' c! C5 ?!!!摄像机不能接大地,必须与大地绝缘;系统只能主机单点接大地;
3 E' X5 p! g8 }# h7 I' ~!!!防直击雷要靠独立避雷针,摄像机立杆和传输线路,都要在避雷针或建筑物避雷系统有效保护范围内,又要尽量远离它们。
6 ~0 l9 U9 N) F; L: i. y!!!摄像机立杆本身不要装避雷针,也不用认真做接地体、接地网,木头立杆、水泥立杆更好,尽可能做到摄像机立杆是雷电流的高绝缘通路,摄像机要与金属立杆绝缘,立杆不接闪,绝缘强度要求大大降低;8 K4 K# Z3 }  H
!!!线缆和设备防感应雷,仍然要用优良的防雷器解决,视频防雷器的BNC外壳与接地点之间常态下应该绝缘。

4 O( @4 x, O0 l6 U! e7 d/ }2 m$ ^# B  j- O5 J7 a
[ 本帖最后由 eie1992 于 2010-4-21 00:05 编辑 ]
烟台EIE电子 关注 安防视频传输,抗干扰,防雷技术探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4-25 10:00:03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诚心希望更多的朋友能从原理上理解:我们的安防系统,特别是室外设备的防雷,既要在独立避雷针有保护下工作,又要尽量远离避雷针;防雷也不能违背监控系统只能单点接地的原则
+ P$ G- c* `4 D' x) y1 r- T
鉴别真假防雷的要点是:

* z3 Z: {# M6 L# d+ a3 g  [0 |

" p0 g- q) ?& j0 |凡是把摄像机立杆避雷针化的设计,大多是冒牌防雷厂家的设计,说明他们根本不懂安防弱电系统,没有资格参与安防系统的防雷方案设计。你可以质疑他们:这样做把雷电反击电压引到系统里来,怎吗处理?
+ _# U1 C- K: H( O. P* a

' F# a, S" Y; `& X/ J- h' Q5 s防感应雷要用防雷器,凡是视频输入输出的BNC座外壳与接地点短路的防雷器产品,都是危险品。你可以质疑他们:短路制造了地环路,产生干扰,烧毁设备谁负责?
烟台EIE电子 关注 安防视频传输,抗干扰,防雷技术探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3-6 14:58:05 | 显示全部楼层

r:2010与防雷厂家探讨安防系统防雷与接地问题

回:80楼7 K& @, p& J$ @! D
“看完eie老师的 文章,受益匪浅~ 由于是刚刚看到eie老师的 文章内容,时隔这么久了,不知道eie老师还有没在 这个论坛。如果有的话 还请教几个问题:1、在防范感应雷的 时候,前端摄像机使用合格的防雷器,请问防雷器是否需要 作接地处理(常态下 BNC输入输出口 与接地点是开路),如果作了 接地处理 是否就是形成所谓的“地环路”了呢?(此时主机已经作了接地处理)2、如果前端使用的是视频光端机,光端机(主机)是否需要接地处理?如果前后端的光端机都作了接地处理,那是不是也相当于形成了所谓的“地环路”了呢?”
( X. q; J$ E) U
% c% a4 Y8 a& O. O安防工程的防雷,到目前为止,是以“专业防雷”的设计占统治地位。特点是把建筑物防雷和电网防雷,搬到安防系统来,制造了很大隐患。7 [# X5 [5 U( v# _
1)“防范感应雷”, “专业防雷”宣传的是“防雷必须接地,不接地就不能防雷”,做法也是防雷器必须接地。
5 ?9 p( l6 A% g* i/ K+ `常态下 BNC输入输出口 与接地点是开路,也有的是短路。短路制造了多点接地,不行!开路可以吗?/ X2 ^/ C5 D! l! k. g1 p1 f$ O
2)常态下开路的防雷器,要看它设计的残压值是多少?对视频电路来说,假定是20~40V,它可以把视频线对地“高电压”限制在20~40V,似乎很合理。但是对地电位呢?当地电位差大于这个残压时,防雷器将连续出于泄流状态,许多防雷器没打雷就被烧毁了,大多是这个原因;: ?5 e; r9 I5 H; n
3)还有用气体放电管做接地“泄放雷电流”的,但是气体放电管击穿电压选择多高的呢?选几百~几千伏的,对地电位来说是安全的,但是对雷击来说,雷击高电位击穿放电管,BNC通过放电管接地,这叫“瞬态接地”,雷击高电位本来就是瞬态脉冲,这就是瞬态多点接地,隐患仍然存在。如果气体放电管击穿电压选择低电压型的,如前面说的20~40V,那地电位就可以击穿放电管,烧毁放电管。这就是防雷器常态接地或常态开路隐患结果。
7 s' i7 W3 r6 Q4 ?7 f4)要害问题是为什么要接地?感应雷属于电磁波的电磁感应现象,视频线屏蔽层接收的感应电动势,并不是BNC外壳对地的电压,而是等效在视频线屏蔽层中间的高频交变电压,防雷器接地线也会接收到感应电动势,怎么再接地呢?遗憾的是我们的“专业防雷们”,把雷电感应,当成对地电压了。这就是说防雷器常态接地或常态开路接地都是没有客观依据的,是对电磁感应的曲解。
, ?" j, _& ~4 c/ b5 g
    不过接地,可以带来远高于安防工程的巨大利润,加上雷击本来就是低概率事件,有效性或隐患不是马上可以验证的,所以可以大行其道。
7 L- e4 b& k% Y: t6 g  j3 N$ h- Q' y: E! ]0 t9 H" @) p3 n
    关于光端机系统,光缆不属于电气连接,属于电气隔离,它把安防系统分成几个电气连接分系统,应该是每个有电气直接连接关系的分系统,分别“单点接地”。例如,其中一个前端四路光端机,接四路摄像机输入,应该光发射机机壳接地,四个摄像机都应和大地绝缘;
* l+ N- n+ v1 B$ q. o7 j* z! C# |
; u2 a* c; M& u" A& j8 {[ 本帖最后由 eie1992 于 2011-3-7 23:43 编辑 ]
烟台EIE电子 关注 安防视频传输,抗干扰,防雷技术探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安豆网|Archiver|手机版|中国安防论坛 ( 粤ICP备09063021号 )

GMT+8, 2024-9-20 16:32 , Processed in 0.070405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