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了进一步推动汽车智能化、网联化的技术和产业化应用,规范智能网联汽车道路测试管理,此前工信部、公安部、交通运输部联合对外发布《智能网联汽车道路测试管理规范(试行)》(简称《管理规范》)。《管理规范》的发布实施毫无疑问是我国智能网联汽车发展进程中的大事件,是一项必经的过程,对于促进我国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化、增强我国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国际竞争力有着非常关键的作用与影响。, k2 S4 e# d5 I# d
这些重点需要关注
# V& Y9 _3 s) |6 B& R2 Z! w4 h* ^ 新规制定参照现有交通法律。目前,智能网联汽车的立法进程依然处于起步阶段,还没有一部专门性法律来作为立法参考,因此《管理规范》中明确,本规范依据《道路交通安全法》、《公路法》等现有法律法规制定,阐明了新规拟定基础。
- [* _. g* ~* U1 J- |7 \8 O2 U5 l 地方政府可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实施细则。为了让各地政府能够根据本地客观情况与实际需求来差异化发展智能网联汽车,《管理规范》特别说明,省、市级政府相关主管部门可以根据当地实际情况,依据本规范制定实施细则,具体组织开展智能网联汽车道路测试工作。
Y5 Q* ]& V8 O. N' [5 A 测试驾驶人要求严格。众所周知,当前大部分国家和地区都要求智能网联汽车在测试时要配备驾驶人员或者称为安全员,因而《管理规范》对于测试驾驶人也做了详细规定。$ q, F, O' k( | c# y, X
《管理规范》要求,测试驾驶人必须具有3年以上驾驶经历,最近连续3个记分周期内没有满分记录,且最近1年内没有严重交通违法行为记录,同时也不能有酒后驾驶、醉酒驾驶、致死或者重伤以及服务管制精神药品或麻醉药品的记录。
( k. i, \" e3 |2 |' X 测试车辆应具备条件。对于参与测试的智能网联车辆,《管理规范》要求必须能够保证在任何情况下都能将车辆即时转换为人工操作模式,以防止测试车辆失控导致发生意外事件,同时测试车辆需要具备自动记录和存储车辆事故或失效状况发生前至少90秒的数据,以在发生事故等意外情况下,能够获取相关的关键数据。; ~& v4 {+ R2 P: [( W5 A1 r
测试车辆发生事故时的处理方式。由于前不久Uber和特斯拉的自动驾驶汽车相继发生事故,民众对于自动驾驶汽车的安全问题以及发生事故如何处理十分关注。* {( M4 F" C. n5 y, f
《管理规范》规定,智能网联汽车在测试期间发生交通违法行为的,按照现行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对测试驾驶人进行处理。发生交通事故的照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认定当事的责任,并确定损害赔偿责任。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管理规范》还指明,测试车辆在道路测试期间发生事故时,当事人应保护现场并立即报警。
) P0 d5 x* Q! h4 o& _& y* ^' J9 g
0 w1 q% O4 n% n6 U# ?! E& C+ x# x& t) J |
|